
為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困難,教育部2017年印發(fā)了《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各地開展中小學課后延時服務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在2019年鄭州市教育工作會議中,鄭州市提出啟動實施中小學課后延時服務,幫助廣大上班族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照顧及輔導孩子的問題,切實減輕中小學生和家長負擔。
截止目前,我市還沒有全面實施中小學課后延時服務,雖然有部分學校已經采取了形式各異的課后延時服務探索和措施,但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課后延時服務多是由校外第三方社會組織或是專業(yè)機構來承擔。由于學校經費和特長老師緊缺等因素,校內在職教師參與具體的課后延時服務的比較少。二是下午課后延時服務在6點左右結束后,學生回到家晚餐過后,完成家庭作業(yè)已到9點左右的洗漱睡覺時間,學生沒有更多的玩耍、課外閱讀等自由時間支配。
為充分保障學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市政協(xié)委員、九三社員陳潁燕建議:
一、制度保障,形成課后延時服務工作合力。首先要形成課后延時服務制度化,確保課后延時服務在時間、內容、形式、費用等方面的規(guī)范管理。其次是政府財政部門應給予承擔課后延時服務的學校或教育機構專項的資金、經費支持。最后是要對承擔課后延時服務的教職工給予相應的經濟補貼、生活補助,或適量增加人員編制。
二、整合資源,提高課后延時服務整體質量。一是充分發(fā)揮學校和在校教師在課后延時服務中的責任主體作用。二是學校要保障課后延時服務人員的素質,完善職責、加強培訓。三是發(fā)揮校外第三方社會組織或專業(yè)機構的有益補充、輔助作用,與校本課程、特色課程建設相結合,讓校外專業(yè)機構助力學校課程的開設。
三、統(tǒng)籌協(xié)調,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建議學校以“家庭作業(yè)+特長輔導”的形式來開展實施課后延時服務。課后延時服務雖然不得演繹成“補課或是上課”,課后延時服務的學習活動應非課程化,但在近兩小時的的課后延時服務中,讓學生用其中一半時間自主完成家庭作業(yè)或是完成大部分的家庭作業(y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學生回家后的學習作業(yè)壓力。




